最新消息
首頁 最新消息
中華文化與宗教本土化 2022-08-17
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://app2.myzaker.com/news/article.php?pk=61d15ddc7f780b2d04000001"

佛學研究網01-02中華文化與宗教本土化index_new5.html......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.html2022年1月1日?佛學研究網?文化是多樣性的。孟子有句話講"物之不齊,物之情也"(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)。這句話的意思是說,物品千差萬別,這是客觀情形和自然規律。文化也是同樣的道理。過去我們有一個突出的問題是,用"階段"論文化的發展,用先進和落后、傳統和現代區分文化。文化除了時代性之外,還有地域性和空間性,就是說不同的地域和空間產生的文化是有差別的。人在不同的地域,他們的生活習慣不同,對天地萬物的認識有差異。所以,不同地域形成不同的文化樣式、不同的飲食習慣、不同的思維方式、不同的價值觀念,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信仰習俗。了解文化的差異,才能達成互相尊重。在文化上不一定傳統的就是落后的,現代的就是先進的。我們要保護地方文化和地方方言,地方方言的消失會帶走很多的文化。我們既要學習普通話,又要保護方言。文化的多樣性是人類寶貴的資源,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。文化的繼承就是要保持好文化的傳統特色,更好地讓世界享用。繼承和發揚傳統并不是復古,也不是不變,而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展變化。所以,文化要多元并存,互相尊重。宗教中國化或本土化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命題。就伊斯蘭教而言,回顧歷史,伊斯蘭教和基督宗教傳入中國的時間是差不多的,都是唐朝傳入的。伊斯蘭教信仰非常注重現實,將信仰落實到穆斯林的生活當中,即伊斯蘭教重視信仰和現實生活的一致性。這一點與中國文化相似,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入世。所以,伊斯蘭教傳入中國以后從來沒有中斷過,一直延續,而且不斷地與中國文化相互交融和契合。伊斯蘭教傳入中國1300多年經歷的是自覺適應的過程,在這個過程中,伊斯蘭教的思想理念找到了與中國儒家文化的結合點。特別是到了明末清初,中國伊斯蘭教文化同中國儒道思想深度結合。明清時期,伊斯蘭教被稱為清真教,穆斯林的宗教活動場所被稱為清真寺,清真寺的外形與中國佛教寺廟和道觀有相像之處。這就是本土化的結果。佛教的中國化是比較成功的。佛教是從古印度傳入中國的。公元前6世紀,古印度的主流宗教是婆羅門教,婆羅門教認為人是由神創造的,生命可以輪回,人的命運也是由神來決定的。佛教的出現就是要從根本上否定社會上占主流的婆羅門教。當時的佛教首先認為世界是無神的,萬物因緣聚會,這就是佛教最根本的"緣起論"。佛教認為,這個世界是一個整體,萬物不能分離。佛教有四句著名的話:"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;此無故彼無,此滅故彼滅。"這又展現了宗教的另外一種形態,再次體現了宗教文化的多樣性。佛教在印度與主流宗教不合,但在中國,與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相契合。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都強調自我的覺悟、自我的約束、自我的提升,認為人要靠自己來覺悟。道家還強調保持真性、回歸自然、不貪念外物。佛教講緣起、講因果,認為事物與事物之間是必然的聯系,這種思維方式與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不盡相同。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是自然產生萬事萬物,是偶然性的。佛教剛傳入中國的時候,其因緣觀與中國傳統的自然觀之間有嚴重的沖突。但是,從哲學上講,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輔相成的。佛教講因果報應,中國也講因果報應,但中國講的生命觀不是個體的。有一句話講得很生動:"火盡薪傳"(明·寓山居士《魚兒佛》),延續的不是我,是我的子孫。中國人認為父母積了德,子女享福;父母造了孽,子女遭殃。《周易》里有句話:"積善之家,必有余慶;積不善之家,必有余殃。"個體的肉體是要消失的,而群體的生命會在子孫身上延續。佛教本土化是一個相當長久、相當復雜的歷史過程,因此,對外來宗教本土化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包容。中國文化是非常包容的,中國文化是一種能夠構建宗教和諧的文化。在中國,不同的宗教應當可以如兄弟一樣和諧相處、親密無間。"化"并不是說佛教失去自身的價值觀念和主體性,完全融化于中國文化,完全等同于儒、道,而是彼此之間"你影響我,我影響你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"。但是同時,彼此之間還是"你是你,我是我"。這是中國文化非常重要的特點——從來都倡導包容、多元、相互尊重。因此,中國化并不是徹底地"化"掉,而是在適應中國本土文化、政治基礎上的傳承與創新。在這個基礎上,應當鼓勵不同文化、不同宗教在中國文化環境下創新、發展,使之超越地區性文化背景下的各種局限。任何宗教,只要不破壞中國本土文化,不改變中國本土文化,不與中國本土文化、政治發生沖突,那么在中國文化當中就是可以被包容、可以生存的。即使存在不同的東西,也可以相互尊重、相互包容。佛教本土化的過程中,呈現出了文化交流的兩個根本規律:一個是外來文化的自適性,一個是本土文化的包容性。如果不能把這兩者處理好,沒有包容,外來宗教再怎么本土化也不行;即使本土化,也會保留很多習俗上的不同,而理論上的不同更難完全改變。因此,一定要尊重不同文化、不同宗教的習俗及其最根本的理論。佛教中國化的歷史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很好的范例。另外,外來宗教不僅要找到和本土文化的適應點,而且還要加以發展。我們常常講,中國佛教的特質在于禪,禪宗確實是中國佛教發展過程中的創新,因為禪宗在印度佛教里不是這樣的形態,也不是這樣的意義。釋迦牟尼創立印度佛教的時候,強調的是自覺——智慧的覺悟。可是到了大乘佛教時,逐步出現了一種"救世主"的理念,拜佛、求佛、求菩薩。而到了中國禪宗,把成佛、成菩薩化為每個人自己的問題、內在的問題。迷了就是眾生,悟了就是佛。所以,禪宗強調的是學佛、做佛,學菩薩、做菩薩,這和中國文化完全一致,而且又回到了釋迦牟尼創立佛教的根本宗旨上去:淡化祈求于外力的拯救,強調內心的自覺。外來宗教要適應中國文化傳統,一定要有創新、發展,不能夠回歸到原來。現在有一個大問題,就是用還原論思想來研究宗教,不斷地對宗教進行還原。佛教中國化的關鍵在于適應中國文化傳統基礎上的創新和發展,不能夠用還原論的思維和理論來研究中國佛教。我曾經說,現在研究中國佛教最大的障礙就是"印度化",所謂"印度化",主要是指不能認識到中國佛教的獨立性文化地位,而錯誤地認為真正的佛教只在印度。研究中國佛教一定要"去印度化",這樣才能夠真正讓佛教和本土文化融為一體,同時又保持自己的特色。其實,中國的文化環境是最好的,不同宗教像兄弟一樣親密地在一起,沒有沖突。這就是中國文化,一種能夠使各宗教和諧、和睦相處的文化。*本網站對所有原創、轉載、分享的內容、陳述、觀點判斷均保持中立,推送文章僅供讀者參考,發布的文章、圖片等版權歸原作者享有。部分轉載作品、圖片如有作者來源標記有誤或涉及侵權,請原創作者友情提醒并聯系小編刪除。

關鍵字標籤:佛像雕刻
自選多種深度帛琉旅遊行程。
推薦帛琉當地美食、景點、熱門活動。
旅遊團導遊詳細解說,帶你深度了解帛琉群島。